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部文章>文章详情

自然资源部:2023年度部省合作试点项目申报指南

发表于:2023-05-23 21:00浏览:86次TAG: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发布2023年度部省合作试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有关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自然资源系统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切实解决各地自然资源工作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在征求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技术需求、部属单位技术供给的基础上,按照“揭榜挂帅”的原则,制定了2023年度部省合作试点项目申报指南和申报书编写提纲(附件1、2),现予以公布。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程序

  (一)申报。地调局及部其他有关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应根据指南要求,主动与需求所在地有关单位沟通,组建部省联合技术攻关团队,确定双方首席专家,共同编制项目申报书。

  (二)推荐。试点项目所在地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为技术需求单位,请对各申报单位提交的项目申报书的内容完整性、技术先进性等严格把关,将项目申报书推荐至部科技司。

  (三)评审。部科技司会同需求提出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部整治中心,组织有关司局推荐的熟悉相关领域工作的专家对项目申报书进行综合评估,提出拟支持榜单建议,并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将作为首批部省合作试点项目启动实施。

  (四)项目管理。部省合作试点项目为部级科研项目,由部科技司会同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共同管理,组织验收,纳入部科技项目清单制试点。

  二、支持政策

  (一)鼓励优势力量申报。鼓励全国优势力量部省组队方式参与申报相关项目。立项项目可作为部级项目业绩参与职称评审、岗位竞聘、奖励申报等。项目取得的关键技术、装备、材料等优先在自然资源系统推广、支持。

  (二)鼓励实行首席专家制。鼓励项目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自然资办函〔2020〕64号)实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以科研能力和水平作为遴选标准,通过竞争方式产生,各单位行政负责人不得凭行政身份直接担任。要赋予首席专家专业策划、技术把关职责,领衔技术革新、质量控制、综合评价、成果集成等任务。首席专家薪酬待遇可单独确定,强化考核,并建立退出机制。

  (三)鼓励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地调局及部其他有关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可采用“研究式调查项目”方式予以支持。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可探索引入社会资金投入。项目成果优秀的,将视情况予以奖励。

  三、材料报送

  请各推荐单位于2023年6月30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公章的项目申报书一式两份及电子版光盘,寄送至部整治中心。

  四、联系方式

  政策咨询:科技发展司   徐  浩  010-66558427

  材料报送:部整治中心   张海峰  010-6656072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冠英园西区37号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科技处,邮编:100035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2023年5月16日
2023年度部省合作试点项目申报指南

一、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方法研究

(一)现状和问题

矿山生态修复是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对矿山生态修复的不断重视和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取得重要成效并且显示出范围广、类型多、情况复杂等特点。多样性的矿山生态修复实施计划逐渐形成了大量显著差异的实施效果,这对矿山生态修复实施监测监管、综合成效评估工作提出巨大挑战,亟需采用科学系统的成效评估技术方法体系指导矿山生态修复实施,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面临评估体系不科学、指标设置不合理、数据采集方法不精细、评估方法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二是开展矿山修复监测监管和成效评估有多种方法,目前,获取矿山生态修复数据的方法多为人工野外探测和卫星遥感,均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数据实时性差等问题。三是矿山生态修复受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类型、采矿方式、生态损毁程度等因素影响大,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数据获取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四是我国各省市已实施并完成大量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目前,矿山生态修复管理工作中成效方面存在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约束不硬等问题。

(二)技术需求

一是针对露天矿山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多样、土地损毁、植被退化等典型矿山环境和生态问题,优化面向露天矿山的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智能测图及三维表达等内容,集成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二是针对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以空间立体为主、实施周期长、修复措施多样、修复目标多元、修复效果差异显著等特点,结合露天矿山所在区域生态状况、生态系统类型、矿山矿种类型、矿山生态破坏程度等因素,研建基于三维可视化的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监测指标。三是针对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指标不全面、评价方法不系统、评价表达不直观等问题,在梳理分析国内外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等的基础上,形成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体系。

(三)工作内容

依托典型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围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监管技术要求,解决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指标设置、数据采集方法、评估方法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生态修复成效监测指标构建、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方法等研究,具体包括:露天矿山三维可视化建模研究、露天矿山三维可视化建模试验示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监测指标构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监测指标构建试验示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体系研究、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形成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方法,以支撑服务我国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工作。

(四)关键技术

构建修复成效评价指标方法,形成矿山地物要素精准识别、快速解译计算方法。

(五)成果要求

1.形成《历史遗留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草案)》1份,为制定《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成效规范》行标提供支撑;

2.研发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数据获取三维可视化技术1套;

3.进行2-3处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示范。

(六)执行周期

20239-20268月(原则上不超过三年)。

(七)项目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掌握研究区域内矿山生态修复数据资料;

2.申报单位具有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业绩或监管经验;

3.申报单位具有三维可视化、土地复垦及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范标准编制等工作基础;

4.项目申报团队人员结构合理,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

二、自然资源遥感智能解译样本及光谱数据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一)现状和问题

国家针对不同门类自然资源数量与分布监测的相关工作已常态化开展,目前严重依赖人工对遥感影像目视判读的传统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范围、高频次、高精度监测的工作要求,迫切需要开展自然资源要素信息快速提取与智能解译能力的建设,以支撑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等重点工作高效开展。同时,新时期自然资源部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中,需针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等方面开展更为精细全面的数量-质量-生态综合调查监测,迫切需要发挥高光谱在光谱分辨率上的优势。目前,智能解译样本及光谱数据库建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有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中各类样本数据是基于任务驱动完成制作的,样本种类相对单一,难以覆盖遥感影像解译的各种应用场景,目前已开源的各类样本库,通常针对独立的解译任务,采用不同的分类体系,导致不同应用场景的深度学习模型难以共享样本集数据。二是开源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尺寸相对固定,无法满足不同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对样本尺寸的要求,数据量小,无法支撑深度学习算法模型训练、优化及迭代,制约着深度学习在遥感影像解译领域的广泛应用。三是解译样本数据通常是基于局部区域的部分影像,受到地形地貌、地区差异、季节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训练出的模型泛化能力差、普适性不足,且复杂环境智能解译精度低等问题。四是虽然自然资源高光谱业务卫星已持续在轨运行并取得系列示范成果,但是适配星载高光谱数据的业务化光谱数据库尚未建立,不能有效地支撑起全行业、多尺度、高频次、业务化、规模化监测应用的实施。

(二)技术需求

一是针对缺乏统一的自然资源遥感智能解译样本及光谱分类体系问题,综合考量多源卫星数据地物识别能力及我国地表覆盖类型繁多、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充分吸纳并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等土地分类标准,建立面向地表覆盖、变化检测、目标识别等应用需求的智能解译样本及光谱分类体系;二是针对解译样本数据尺寸固定数据量少等问题,研究单样本变化、多样本融合、数据增强、生成式对抗网络等策略下的增广与精化方式,生成相似但又不同的解译样本数据,实现解译样本数据的类型扩展与尺寸变化,增加解译样本的数量以及多样性;三是针对解译样本分布不均衡导致的遥感智能解译算法模型泛化能力差、精度低的问题,研究基于迁移学习的遥感智能解译算法模型构建与优化技术方法,提高样本不充足情况下的识别精度,提升模型的容错能力;四是针对长时系典型地物目标海量光谱数据采集的需求,丰富智能解译样本光谱信息,构建多星、多时项高光谱数据处理技术体系,实现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一体化应用。

(三)工作内容

围绕自然资源监测监管需求,解决典型自然资源要素及变化信息识别算法普适性差、准确率低问题,开展自然资源遥感智能解译样本分类体系建设、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增广与精化、基于迁移学习的遥感智能解译算法模型构建与优化,光谱数据采集及管理、典型业务场景定量化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大规模、多尺寸、多场景地物类型的遥感智能解译样本及光谱数据库,并依托自然资源常态化监测、督察执法、耕地非农化及耕地保护监测等重要业务场景开展应用示范,形成面向不同场景下的业务-样本-训练-应用为一体的遥感智能解译技术流程,形成数量-质量-生态综合性示范应用成果,提升自然资源领域典型目标及地物信息提取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

(四)关键技术

1.构建自然资源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样本数据库技术方法,形成典型目标及地物遥感智能解译算法模型。

2.构建联合地物光谱数据库的高光谱定量应用技术方法,形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典型要素的精细化识别方法和支撑能力。

(五)成果要求

1.形成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样本采集技术规程1份、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样本管理技术规程1份,指导解译样本采集与建库工作开展。

2.形成《自然资源典型地物光谱数据库标准(草案)》1份、《自然资源典型地物目标像元光谱采集及核验技术要求(草案)》1份,支撑典型地物光谱数据库建设。

3.研制解译样本采集与管理软件1套,实现解译样本数据的工程化采集与管理;研制自然资源典型地物光谱数据应用支撑系统1套,实现省市级地物光谱数据的综合管理及业务应用支撑。

4.以相关省、市为示范区,构建自然资源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样本数据库,建立典型目标及地物遥感智能解译算法模型;选择2-3处典型示范区进行长时序的典型地物光谱数据采集和自然资源生态要素高光谱反演示范应用;支撑自然资源常态化监测、督察执法、耕地保护监测等重要业务场景的应用,实现重点监测对象的快速准确提取。

(六)执行周期

20239-20268月(原则上不超过三年)。

(七)项目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掌握相关省、市遥感影像数据成果及监测数据等基础资料,具备相关专业数据采集设备及工作基础。

2.申报单位具有丰富的遥感智能解译样本数据制作及标准化研究经验、扎实的遥感智能解译技术研究与应用基础;具有丰富的遥感调查监测工作经验及遥感定量化应用基础,以及示范区内有相应的配套项目支撑。

3.申报单位具有包括多名遥感领域博士、硕士的研究团队,人员结构合理、能够胜任相应的研究工作。

三、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一)现状与问题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评估调整工作已然完成,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长效机制是当前自然资源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研究基础尚显薄弱,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监管机制、定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细则等研究,尤为迫切和必要,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面向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和生态系统质量功能评估的数据基础还需进一步夯实。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提供了评估需要的面积位置,但还缺乏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等的高时空分辨率数据信息。二是生态保护红线监测评估技术尚未成熟,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的指标体系构建、生态系统质量监测和生态保护成效评估等关键技术尚未形成,--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远未建立。三是可统一展示、信息集成、综合分析、智能推演的生态保护红线信息集成与分析平台尚未建设,难以满足现今国内淡水湖流域一体化、智能化和主动化保护修复的信息获取、分析、评估和展示需求。四是适用于流域内生态保护红线维护、调整和监管机制尚不健全,难以满足淡水湖流域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及应用示范的需求。

(二)技术需求

一是国内典型淡水湖流域作为示范区,以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生态保护成效评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的应用需求为导向,形成涵盖生态系统类型、植被覆盖度、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等生态系统监测指标的、覆盖淡水湖流域的生态系统要素多时空尺度遥感识别成果数据库;二是考虑典型淡水湖流域典型生态系统特征、人为活动、修复效果、生态系统质量等因素,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监测指标体系;三是以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年度国土变更数据为基础,研发生态保护红线内人为活动快速识别技术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适用技术;四是创新互联互通的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信息集成技术,面向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管控规则、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业务需求,形成自然资源大数据可视化展示、通用指标分析和定制化指标分析等能力。

(三)工作内容

研究构建国内典型淡水湖流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和--一体化生态保护红线监测技术体系。研究生态保护红线内农业、村庄、工矿用地、旅游设施、线性工程等人为干扰的精准快速识别技术和森林、草地、湿地等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受损评估技术。研发生态保护红线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持、水体净化等生态功能评估模型,构建生态保护红线成效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构建-共享、互联、互通的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信息集成与应用平台,实现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技术推广和成果应用。

(四)关键技术

国内典型淡水湖流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生态保护红线人为干扰快速识别技术,基于国土三调地类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适用技术。

(五)成果要求

1.典型淡水湖流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及应用报告1套;

2.典型淡水湖流域人为干扰快速识别技术及应用报告1套;

3.典型淡水湖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系统质量动态监测技术和成果1套;

4.典型淡水湖流域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信息集成与应用平台

    5.典型淡水湖流域市县生态保护红线成效评估技术导则1套。

(六)执行周期

20239-20268月(原则上不超过三年)

(七)项目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承担全国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审核工作,具有相应工作业绩;掌握相关省份基础数据资料;

2.申报单位具有全国土地基础数据获取和使用条件;

3.申报单位拥有国土调查外业作业队伍和相应的技术装备;

4.申报单位具有一定数量的野外科学研究观测台站、网点;

5.项目申报团队人员结构合理,具备胜任相应工作的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

四、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一)应用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综合遥感识别出的疑似地质灾害隐患在每年度的汛期应急撤离、群测群防和普适监测设备部署、工程治理和移民搬迁等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工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疑似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成果在其应用模式、场景及成效等呈现越来越复杂的情况,应用潜力尚待深入的挖掘,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同时空尺度和管理尺度的应用模式及反馈机制尚不完备,区域隐患识别、个体隐患识别及监测成果与省、市、县(区)、乡镇等多个管理层级的数据共享、分发、野外核查、反馈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二是缺乏统一规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数据模型和分析信息集成平台框架。三是面向各个地质地貌单元、气候气象单元、植被覆盖情况不同的区域隐患动态更新监测及复杂山区的高位、滑-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等关键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多层级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信息分析集成框架尚未统一。五是传统的多尺度和多层级的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推广、成果应用与服务模式存在效率较低等问题,导致一些地质灾害隐患成果得不到及时应用和转化。

(二)技术需求

一是以地灾多发区作为示范区,形成覆盖全区的多时空尺度和多层级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数据集;构建数据共享与和多时空尺度地质灾害隐患数据模型。二是以地灾多发区范围内地质灾害典型县域为示范区,研究全域、重点地段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三个空间尺度的隐患更新识别方法和监测技术。三是研究省级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分析信息集成与应用平台框架,编制适用于示范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流程及野外核查技术指南;综合利用哨兵、ALOSLT-1号等多源SAR卫星数据,研究高复杂地形区高位远程滑坡三维监测技术;四是面向居民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库区运营安全及高速公路与铁路等基础设施边坡动态监测等需求,创新国土空间全域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推广、成果应用与服务模式。

(三)工作内容

研究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数据的共享、分发、野外核查、应用模式及-双向反馈机制。构建针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地质灾害隐患数据模型,研究多尺度隐患识别动态更新方法和重大隐患动态监测技术,研究融合多源SAR卫星的高位远程滑坡三维监测技术。基于国家级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信息分析集成平台框架,构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信息集成与应用平台,创建新型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推广、成果应用与服务模式。

(四)关键技术

地质灾害隐患数据模型构建,多尺度地质灾害隐患更新及监测技术研发,基于多源SAR卫星的高位远程滑坡监测技术研究。

(五)成果要求

1.形成覆盖省地灾多发区全域的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成果数据集1套;实现多层级地质灾害隐患数据模型。

2.多时空尺度地质灾害隐患更新识别和监测技术方法1套;基于多源SAR卫星的高位滑坡三维监测方法技术1套。

3.形成示范区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流程及野外核查技术指南1份;省级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信息分析集成平台框架1套。

4.面向多源需求的国土空间全域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推广、成果应用与服务模式1

(六)执行周期

20239-20268月(原则上不超过三年)。

(七)项目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掌握示范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数据资料;

2.申报单位具有InSAR数据处理、光学影像解译和地质灾害隐患综合判识的软硬件基础;

3.申报单位具有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相应工作业绩;

4.项目申报团队人员结构合理,具备胜任相应工作的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

五、扬子西南缘富磷矿空间就位机制研究与高效评价技术方法示范

(一)现状与问题

是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确定的战略性矿产,关乎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未来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当前,我国众多大型磷矿床尤其是地表或近表出现勘查开发殆尽现象,急需找寻新的磷矿资源接续区,完成我国磷复肥基地产能的转移,以保障我国磷矿资源的稳定供给。当前,隐伏磷矿资源的勘查评价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题,重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隐伏富磷矿体空间就位机制研究认识不够。虽然前人对磷矿床成因机制、成矿物质来源等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对富磷矿体空间就位机制仍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尤其是富磷矿古地理格局空间展布和古环境变化条件等关键基础地质问题,大型超大型磷矿找矿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二是隐伏磷矿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多样,但缺乏适用高效经济勘查技术方法组合。目前开展隐伏磷矿资源勘查评价的技术涉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但各方法各自解决问题时,谁主导、如何组合缺乏针对性,导致勘查评价工作中常出现勘查周期长、效率低、误差大、成本高等问题。

(二)技术需求

一是针对扬子西南缘地区富磷矿空间就位机制不清,大大增加后期找矿预测评价难度等问题,加强该区域岩相古地理精细刻画,恢复富磷矿体成矿作用过程和找矿预测标志,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定位预测富磷矿体时空分布。二是针对隐伏磷矿床勘查评价工作中常出现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综合考虑矿床地质特征、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和勘查技术方法特点等因素,通过岩心物性提取与对比研究,多维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技术方法试验,探索针对隐伏磷矿床的科学高效的勘查评价技术体系,形成一套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隐伏磷矿集区高效的勘查评价技术体系。

(三)工作内容

聚焦扬子西南缘地区大型超大型隐伏磷矿集区,以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为指导,以提升富磷矿成矿与找矿认知为目标,通过开展沉积层序、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研究,构造沉积演化与古地理编图,成矿物质来源与成过程研究,精细刻画该地区及区域岩相古地理,揭示富磷成矿作用过程,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厘定成矿要素和找矿预测标志(直接标志、间接标志),构建区域找矿预测空间地质模型,定位预测富磷矿体时空分布。在已有岩心物性信息提取、对比研究基础上,开展气体地球化学、天然源地震测量、测井技术方法试验等科学高效评价组合技术示范研究,研建技术方法指南,加强组合技术方法推广和应用。

(四)关键技术

通过岩相古地理精细刻画,揭示富磷矿空间就位机制,定位预测富矿体时空分布规律。以已有岩心物性信息提取为前提,有针对性的开展系列方法有效性试验,构建适用于我国隐伏磷矿的科学高效评价组合技术体系。

(五)成果要求

1.研究建立隐伏磷矿就位机制和科学高效的勘查评价技术体系;

2.定位预测富磷矿时空分布,圈定富磷矿找矿靶区23处,评价资源潜力;

3.研究编制隐伏磷矿高效勘查技术方法指南;

4.推广并培训一线磷矿找矿技术人员200300人次;

5.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15人。

(六)执行周期

20239-20268月(原则上不超过三年)。

(七)项目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掌握研究区域内磷矿资源调查勘查资料;

2.申报单位具有相关勘查技术方法项目业绩或监管经验;

3.申报单位具有矿产地质调查或勘查规范标准编制等工作基础。

4.项目申报团队人员结构合理,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

六、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

(一)现状和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关键技术研发是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目前存在调查监测数据与规划实施评估脱节,精细化、动态化和智能化不足问题,难以满足全体系、全空间、全域全要素和全周期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调整的系统性和差别化要求,急需选择试点地区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和示范。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数据获取的实时性差,动态不足,影响规划实施评估的时效性和决策的及时性。二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空间类专项规划的数据规范不统一,导致空间计算难。三是面向不同层级国土空间规划定位及目标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四是场景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模型不足,尤其是智能模型不能满足规划评估和决策的需求。

(二)技术需求

一是针对多源数据获取的实时性不足问题,优化集成遥感、无人机、物联网和互联网等多种数据感知技术,快速识别国土空间变化,形成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感知体系。二是针对数据单元、格式等多维数据的空间计算难问题,构建融合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建筑模型(BIM)的国土空间数据模型(Territory Information Model, TIM),形成面向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的统一数据模型。三是针对省、市、县、乡和详细规划的不同定位,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四是针对规划监测评估和调整完善的需求,构建场景导向的规划评估与优化模型和工具,满足守住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保护资源资产权益的需要。

(三)工作内容

一是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内容、精度和频度等需求,形成规划实施监测的主题数据体系,以此为基础,构建遥感智能识别、物联网及时识别等多种手段结合的数据感知体系,形成基础设施层。二是面向多级多类规划实施监测需求,建立融合CIM/BIM模型,面向对象的TIM模型,构建基于TIM的规划实施评估主题数据底座。三是采用智能生成技术,构建多级多类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的指标库、处理国土空间冲突的规则库。四是研发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综合智能模型,具体包括建立国土空间功能分级分类体系,研发省级主体功能综合区识别技术。构建国土空间安全底线管控状态评估预警技术、研发城市宜居、集约、韧性评估技术以及都市圈和社区生活圈评估技术等等,形成相应的工具,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在线监测评估调整功能。五是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集成数据感知、数据融合、指标和模型体系,以及规划实施监测评估调整功能。针对上述内容在五个以上不同地区开展试点示范,省级市级试点,共同研发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系统,为开展CSPON工程建设提供示范。

(四)关键技术

空天地人一体化国土空间变化数据快速获取技术;融合CIM/BIMTIM构建技术;多尺度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评估指标体系;跨尺度(市)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预警和评估调整智能模型。

(五)成果要求

1.国土空间主题数据规范、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等相关指南(草案)10份以上。

2.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模型和工具10套以上。

3.省带市的国土空间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系统5套以上,实现多级多类规划实施监测闭环联通。

(六)执行周期

20239-2026年底8月(原则上不超过三年)。

(七)项目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是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相关技术和业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2.申报团队具有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相关数据资料。

3.申报团队成员人员结构合理,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自然资源部,仅用于学术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科奖平台】删除或修改!



免费资源推荐
关注科奖平台,回复关键词,查阅/下载资源

回复“01”,查阅中国专利奖申报书撰写模板

回复“02”,查阅中国专利奖分析报告
回复“03”,查阅国家科学技术奖经典知识
回复“04”,查阅国家科学技术奖历年评委名单
回复“05”,下载奖励申报书公示材料
回复“06”,查阅国基金各学部近三年评审名单
回复“07”,查阅2023科技奖励申报汇总
回复“影响因子”,下载最新影响因子名单

科奖平台,聚焦于科研、科技成果、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领域,为广大高校企业科研工作者、学者和知识分子搭建信息分析和交流互动平台,汇集科技奖励、科技成果、人才发展、产学研、发明专利等最新资讯!

图片